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及人因工效学评估方法
发布时间:2024-04-25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指从事职业活动所致的肌肉、肌腱、骨骼、韧带和神经等运动系统的健康问题,从轻微、短暂损伤到不可逆、能力丧失性伤害等所有形式的健康-疾病状态。WMSDs影响着半数以上的职业人群,欧美等国家已将其列入职业病补偿范围,国际劳工组织(ILO)也已将七类WMSDs列入2010版国际职业病名单。WMSDs不仅影响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还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并成为职工缺勤、提前退休、致残率高的重要原因,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均属于重点关注的职业健康问题,并已成为被持续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WMSDs也呈高发态势,患病率高达20%~90%,目前正在考虑将其列入法定职业病名单。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了15个重大专项行动,目的是基本建立健康促进政策体系,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其中,第九个专项行动即为“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将“预防和控制过度疲劳和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发生,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或消除工作压力”作为主要行动目标,这一行动目标确立了今后职业卫生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了贯彻执行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预防和控制WMSDs的发生,研究针对导致该疾患的不良工效学因素的识别、评估与控制技术为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奠定了方法学基础。为此,我们近年来收集了国内外通行、常用的WMSDs相关的人因工效学识别与评估方法并总结了近几年来的实际应用经验,分享给大家,以飨读者。
该书内容共分7章,40余万字,由绪论、肌肉骨骼的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物理学方法、心理生理学方法、认知行为、环境方法及应用举例七个部分组成。书中较为详尽地介绍了WMSDs的发病机制、与人因工效学的关系及相关的评估方法,特别是在第7章中,将本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家具制造到制药、制鞋、建筑、医疗、汽车修理和供电等10个行业,将为从事和即将从事职业病防治科研、教学和基层职业卫生工作人员提供了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的方法学参考,对那些刚走出校门,立志从事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卫生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应该是一部难得的理论和时间参考书。
职业防护与工效学研究室 供稿
附 件:
相关信息: